インバウンドでタイ人を集客! 事例多数で万全の用意 [PR]
ナムジャイブログ

2012年08月09日

隨時幫助和保護自己

畢淑敏寫過一篇《向一個小斑點致敬》的散文,她在文中所描寫的那個小斑點,是她去臨終關懷醫院時,躺在一張不知有多少老人曾在那上面去世的床上。畢淑敏不僅是作家,首先她是個內科主治醫師,心理學博士。她之所以去那些地方,是因為“我們不能一生都圓滿,結尾時卻撕裂虛無。因為尊重生命的全過程,我希望在自己尚耳聰目明的時候,和願意探索此道的朋友們,聊聊死亡。”

她其實在那張床旁邊的牆壁發現的那個小斑點,和平常我們在牆壁上見到過的小斑點沒多大區別,但有別的是那個小斑點在平滑的牆面上凹了下去,那個凹痕的高度剛好是一個躺在病床的老人伸出右手能夠夠得到的地方,也就是說,那個凹痕是在孤獨中瀕臨死亡的人,用手指一點一點磨下去的。文中這樣寫到:

“那些將要死去的人們,在他們最後的時光中,會無數次地用手指去撫摸這個凸起來的小斑點。日復一日,這個小斑點一定成為了他們的朋友,直到他們再也無法用自己枯槁的手指傳達問候,直到他們的手指像鉛墜一樣永遠地垂下……”。

然後她又說:“我不禁肅然起敬,向這個小斑點致敬!它給予了多少臨終人成就感和歡愉的遊戲感,我們已無從得知,但我相信那一定千真萬確地滋生過,存在過。”

但我看後這些文字是心酸和苦澀的,因為我似乎感受到了一個瀕死的老人,在一種孤獨中等待死亡的淒涼。我們不敢肯定在那些生命即將消亡的日子裏,他們的心中是平靜的,因為牆上那個他們撫摸過的小斑點,向我們透露了一個資訊——孤獨。這才是他們最真實的心理寫照。而撫摸那個小斑點是因為一種無奈,是因為他們心中有很多想傾訴的話語,沒有傾聽者,他們只有用手指一邊輕輕撫摸那個小斑點,一邊把心中埋藏的話語,無聲地傾訴給那個小斑點。說是成就感和歡愉的遊戲,其實,那是作家用一種樂觀的態度,在向我們講述生命在終結時,一個無助者的靈魂在找尋一種安慰時的習慣性動作。有誰能夠確切地揣測到他們心中的那份淒切和苦澀,對於他們來說。生命最後所有的告白,都早已嵌在那個小斑點中了。一個人到了最後的關頭,能夠完成的,也確實就是在身邊咫尺之遙的範圍內極簡單的動作了。心中即使有萬千的情感和話語,基本上都已經毫無意義。而那個小斑點所證明的,是一個生命在生往死過渡時的一段獨特的情感告白。

而所謂的臨終關懷,其實就是讓每一個人在生命即將結束時,都能夠被溫柔地善待。這種善待,是為了彰顯了生命的價值。而溫柔地善待,就是陪伴,陪伴可以幫助病人抵抗病痛,讓他們在最後的這段日子,回想自己一生美好的時光,讓尊嚴重回心頭,將無助和無用的沮喪都放下。然後,生命才能在無所畏懼地穿越一段黑暗後,撲向另一個光明的所在。



Posted by Lazy Bird at 12:54│Comments(0)耳聰目明
上の画像に書かれている文字を入力して下さい
 
<ご注意>
書き込まれた内容は公開され、ブログの持ち主だけが削除できます。